| 1 |
森立之.神农本草经[M].上海: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,1959:35.
|
| 2 |
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国药典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20:1088-1089.
|
| 3 |
辛国,赵昕彤,黄晓巍.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吉林中医药,2018,38(10):1196-1198.
|
| 4 |
谭玲玲,陈莹,蔡霞,等.北柴胡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[J].中草药,2005,(9):155-157.
|
| 5 |
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中国植物志(第55卷)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79:95.
|
| 6 |
潘胜利,顺庆生,柏巧明,等.中国药用柴胡原色图志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2:19.
|
| 7 |
白杨.不同产地柴胡的ISSR分子标记及品质研究[D].武汉:湖北中医学院,2008.
|
| 8 |
李勇慧,于相丽,欧小洁.不同产地北柴胡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[J].时珍国医国药,2018,29(7):1728-1731.
|
| 9 |
马艳芝,客绍英.不同柴胡种质资源的ISSR和ITS序列分析[J].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5,43(1):193-200.
|
| 10 |
黄玮,孙平,张文生,等.北京东灵山地区不同海拔柴胡居群的遗传多样性[J].植物遗传资源学报,2008,9(4):453-457.
|
| 11 |
王佐元,陶银龙,郑蔚虹.5个温郁金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[J].高师理科学刊,2013,33(6):58-62.
|
| 12 |
赵鹏,雍晓鹏,胡国臣,等.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[J].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16,30(3):74-79.
|
| 13 |
李雪霞,彭铁成,徐芳,等.不同抗性香蕉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[J].广东农业科学,2012,39(9):6-8.
|
| 14 |
张正,连灵燕,王高鸿,等.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[J].生物技术进展,2015,5(4):259-264.
|
| 15 |
易青,宁喜斌.3种食源性致病菌共增菌及三重PCR检测[J].卫生研究,2022,51(3):470-475.
|